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所简报

高职研究简报——2016年第2 期

发布日期:2016-05-30 浏览次数:4054 来源:本站
 
 
政策导读
刘延东在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的讲话解读
 
特别视点
陕西:瞄准国家战略 建设一流高职
 
交流平台
初解现代学徒制“本土化”三题
                                                                                                                                                                                                                                                                                                                   
高职信息
我院教师在2016年衡阳市中职学校 “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中喜创佳绩
我院在2016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喜创佳绩
刘振湘曾蕾当选为全国生物技术类专业专指委委员
 
 
政策导读
刘延东在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的讲话解读
   去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李克强总理还专门为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作出重要批示,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我们把今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定为“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这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就是要培育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释放出巨大的人才红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走过150年不平凡历程的职业教育,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瞄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扣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两大主题,着眼供给侧改革的需求,着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强建设,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充足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此,要特别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一技之长才能有更好保障”,强调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二要进一步服务好国家战略。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势头良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正在实施。要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好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等政策,统筹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更大贡献。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要更加解放思想,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抓住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契机,推进教育政策、产业政策、用人政策的衔接配套,协调好教育、经济、劳动、就业等领域联动改革的关系,健全体现职教规律和特色的各类办学标准,打好改革的“组合拳”。四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平台,建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助力有志成才的孩子们创造美好人生。
   本次大赛有近500万名职业院校学生报名参赛,大家非常踊跃,同学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现向同学们提几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树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第二,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掌握过硬的知识和本领。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也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同学们要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夯实基础,既要掌握知识本领、身怀一技之长,也要积淀职业素养,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希望同学们转变观念、鼓足干劲,积极投身实践。目前全国中职高职都已占教育的半壁江山,地位十分重要。同学们要树立“不唯学历凭能力”“行行出状元”的自信,用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打造职业教育金字招牌,用勤劳的双手、扎实的行动创造不凡业绩。
   
 
特别视点
陕西:瞄准国家战略 建设一流高职
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为主线,部署了65项任务和22个项目。陕西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承担了55项任务和16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7.08亿元,瞄准“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精准扶贫”等重大国家战略,多措并举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建设一流学院 提升教育能力
 面对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
一流学院以“引领性、创新性、国际化”为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国际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技术创新、区域文化建设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示范引领全国高职院校改革发展。
一流专业以“开放性、服务性、特色化”为目标,凝练专业特色,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未来3年,陕西将建成3所、培育3所全国一流高职学院,建成50个全国一流高职专业;重点建设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10所、骨干专业150个;建成国家级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4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80个;建设省级以上专业教学资源库10个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门。
改革体制机制 营造发展生态
陕西高职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将立足以下四个方面营造高职发展良好生态。
加快推进高校“一章八制”建设。构建以大学章程、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理事会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财经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坚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加快推进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提高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和本科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到2018年,全面建成人才成长“立交桥”。
推动校企、校地深度融合。在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和课程改革、教学评价、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方面有所突破,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业形势分析、专业预警定期发布制度。引导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为劳动者终身学习提供周到优质服务。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在调整5000个编制补充教师岗位的同时,全面实施高校人事代理制度,扩大高校人事自主权。支持高校在核定岗位范围内自主聘用教师,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高职院校能工巧匠特聘计划”,吸引能工巧匠进校园、进课堂;实施“教学名师引领计划”,健全名师“培养—选拔—应用”工作机制,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推进创新创业 校企协同育人
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支持8所高职院校与知名企业签订协议,共建创新创业学院。推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50个,创新创业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门,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建立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的协同育人机制。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会同省科技部门,支持高职院校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认定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示范性大学生众创空间50个,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50个,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0个,举办“陕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30期,办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综合保障水平。推动高职院校配足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建设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培育优秀导师500名。打造创新创业新型智库,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完善绩效拨款机制。
落实诊改工作 激发发展动力
对全省37所高职“一校一策”进行巡视诊断,摸清家底,出台深化高教综合改革的系列措施。
在省级巡视诊断基础上,落实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成立省级诊改工作专家委员会,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到2018年底,分三批完成全省高职院校自我诊改、抽样复核工作。
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企业“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根据专家组系列建议,指导各高职院校着力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及课程结构、推广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推进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等方面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鼓励高职院校主动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质量评价,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鼓励高职院校不断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大力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
推动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新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持续提升质量年度报告的可读性与可信度。
 
交流平台
初解现代学徒制“本土化”三题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2015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名单。而院校与企业之间自行开始的探索历史其实更长。那么,现代学徒制到底应该怎么走?如何破解传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职教活动周期间,在天津现代职院举办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成果分享会上,4所高职院校分享了他们进行试点探索的经验与困惑。
  招生即招工,双重身份怎么给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存在“校热企冷”的问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企业担心留不住人才,为别人做了嫁衣。为破解难题,现代学徒制提出“招生即招工”的模式,给予学生双重身份,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那么在实践中,“招生即招工”如何操作?是否能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
  天津现代职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龙威林介绍说,该学院在精密机械技术专业(钟表方向)试点现代学徒制,采取的是先由学校完成招生,然后通过对钟表文化及企业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职业认同感,随后企业根据用人需求与学校共同确定进入现代学徒制培养计划的学生。
  龙威林说,学生的双重身份主要通过两份协议书确立。一方面,入选学生与企业签署有关培训时间、内容与薪资待遇、出师等方面的“企业学徒协议书”;另一方面,学生与学校签订有关学校学习时间、内容、奖学金与毕业等方面的“学校培养协议书”。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大致遵循着新生入校、宣传发动、报名筛选、签署协议、组班开班的程序,在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珠宝鉴定与营销、酒店管理四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该校教师王志伟告诉记者,我国高职院校商科专业做得比较好的学校,大都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和“校中店或店中校”实训模式。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类连锁门店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布点,商科专业培养出的门店店长十分抢手、离职率很高,企业“互挖墙脚”的情况很普遍,企业往往担心前期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血本无归,所以合作积极性不高。
  “现代学徒制试点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企业和学生互选之后,冠名编班,学生毕业后如果能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劳动合同,企业则补偿学生在校三年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并计算工龄,若学生毕业后只愿与企业签订一年或两年的劳动合同,则企业补偿学生在校一年或两年的上述费用。”王志伟说,“这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培养,毕业时一般就是企业认可的‘三星店长’,不需要再从基层干一两年再做店长,解决了传统‘订单班’培养模式下企业留不住人的问题。”
   据长春职院副院长赵有生介绍,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专业与吉林金塔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先招工、后招生的方式,与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对企业现有具备参加高考资格的员工,包括与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的应届毕业高中生,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进行招生。
  清远职院则尝试校企共同面试,通过后直接签订合同的“招生招工同步”模式。清远职院分院副院长吴琼说:“从招生宣传一开始,就让学生及家长知道其学习形式为校企联合实施交互培养,与企业签订合同作为录取条件之一。”
  “先招工的方式有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天津现代职院精仪专业教师赵跃武说,“但应届高中毕业生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让他们在选专业时就确定将来就业的事,学生不太愿意。所以我们还是采取自愿原则,不能强迫。”
  “廉价劳动力”担忧怎么破
  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在瑞士和德国,每周学徒在学校跟随教师学习1—2天理论知识,其余3—4天在企业跟随师傅接受实践教育,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比例大概是3∶7。在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也加大了到企业实习实训的时间。
  赵跃武告诉记者,由于各种限制,目前尚无法实现以周为单位的工学交替,而是每学年都安排校企两个场所的交替学习与工作,在企业学习与工作的时间随着年级升高而增长,在专业课程上实现了校企课时的1∶1。
  锡商业职院连锁经营专业主要采取三种实训形式:一是假期实训,即寒假前一学期冠名班的学生提前三周结束在校学习,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就近安排到企业在当地的门店实训一个月,暑期则在学期结束后让学生到门店实训一个月,每个假期实训的内容各有不同;二是专业实训和顶岗实训,全部由企业负责,第五学期实训学生担任店长助理负责门店管理工作,第六学期实训学生则担任代理店长直接管理一家企业门店;三是课程实训,企业在校内设立企业经营产品展示实训室,并纳入相关课程。
  长春职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则实现了“2+3”工学循环模式,第三和第四学期,每周三天在学校学习、两天在企业当学徒。“工学循环的好处是,学生在校学习后可以带着任务进企业,两天实践后带着问题回课堂。”赵有生说。
  然而,随着在企业中实习实训的增加,不免产生新的担忧,学生会不会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怎么保障?从几所学校的经验看,主要着力点是明确企业的育人职责,在课程、师资、评价等方面做文章。
  长春职院构建了“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双线课程体系。企业课程以岗位实践教学为主,主要采取做中教、做中学,强化岗位技能训练,突出职业素养培养,目前已开发完成“轨道车辆检修”等29门企业课程。校企双方还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组织运行管理与评价,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成立了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长春奥迪经销商、汽车学院三方人员组成的考试委员会,共同制定考试标准、建立题库,每个类别的实践技能考核均设置在某个具体的维修情景中展开。
  易艳明的感受是,“一定要明确企业师傅的育人身份,比如颁发聘书,他们是很看重的。还有就是让企业觉得是在为自己培养人”。天津现代职院精仪专业有20门专业课,11门由企业单独开设或校企联合开设。在和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公司将部分生产设备移至学校,选派一名副总工程师和三名高级技师常驻学院,在完成协调交替式教学中,海鸥集团按1∶3的比例为学徒配备技师级别以上的师傅。此外,海鸥集团设立企业命题的中期考试和出师考试,成绩优异的可以提前与公司签订就业意向书,享受员工工资待遇和赴瑞士、德国学习的机会。
  王志伟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检查,保护学生利益,防止学生变相成为“廉价劳动力”。比如,要求学院上报与企业合作的学徒项目的计划、内容、时间、操作方式、预期效果等材料,在项目进行期间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派人抽查调研,事后院校上缴学生的实习实训报告等。
  学校、企业、政府谁唱主角
  虽然几所学校已经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
  吴琼提出,广东多数企业大部分员工来自省外,由于自主招生的生源受户籍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主动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和招生规模。此外,国家法律层面上没有学徒的身份界定,学徒在企业的合法地位缺乏刚性依据。
  虽然企业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现阶段现代学徒制依然无法解决企业投入风险的问题,多位与会代表提出诸如税收减免、购买服务,提供专项经费补偿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议题——现代学徒制到底应该由谁唱主角,学校、企业还是政府?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几种模式都有。最著名的是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制度等。”与会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志群介绍说,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学徒制岗位的供方是合作的培训机构或企业,需求方是学徒,而出资方是政府,政府直接参与供需双方的互动。德国、瑞士的模式与英国不同,完全由企业主导,政府、企业、学校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而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制度则是一种独特的院校和政府共同主导的模式。
  赵志群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现代学徒制的源流。人类最初的技艺都是通过学徒方式进行的。在工业革命发生后,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发现学徒制不可能培养工业发展所需的所有技能,所以建立了学校和培训机构来提供知识和技能,并且取代了传统的学徒制。瑞士、法国、德国的工业化进程比英国稍晚,他们研究了英国的情况,认为学徒制也有可取的东西,所以这些国家建立了一种以学校为补充的学徒制,也就是后来的“双元制”。直到二战后,英国开始反思,为什么在工程教育、科学研究都很强的情况下,工业却逐渐衰落,意识到职业教育助长了英国的去工业化,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政府主导重新建立了新的现代学徒制。
  其实,现代学徒制也并非是完全的舶来品。王志伟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49年到1959年,我国新培养的837万技术工人中有797万是采取学徒方式培养的,占总数的95%以上。比较类似于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工厂学徒制,而非现代学徒制。
  “这种纯粹由企业主导的工厂学徒制突出的问题在于,只能传授经验,无法提供理论,而没有理论基础就无法创新。”赵跃武说。
 
高职信息
我院教师在2016年衡阳市中职学校 “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中喜创佳绩
5月18日,2016年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 “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成绩揭晓,我院参与中职教学的参赛教师发挥出色,共获得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的骄人成绩。
经过激烈角逐,刘德勇、胡平霞、龙宇帆、陶晓斌老师在本次说课比赛中脱颖而出,均获所说专业或课程的一等奖,黄海英、雷艳平老师获二等奖,龚静、陈根红、刘现芳老师获三等奖;其中刘德勇、胡平霞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将代表衡阳市参加省赛与国赛。
参赛归来,老师们均表示参加比赛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提升,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得益于学院平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这次比赛的得奖,不仅展示了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也更好地体现了我院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我院在2016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喜创佳绩
4月7日至4月10日,2016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在长沙隆重举行,本次竞赛高职组分10个专业类别,共36个赛项。本次技能大赛中,我院派24名学生参加了6个专业类别的9个赛项,经过4天激烈的竞争,我院参赛队表现优秀,成绩喜人,荣获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其中,园林学院2013级园林技术专业的刘洋、颜雅男同学参赛小组获得园林景观设计大类赛项二等奖。
 本次技能竞赛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务处对整个竞赛的筹备、集训、参赛作了详细的安排指导。4月6日刘振湘副院长主持动员大会,左家哺院长作动员讲话。在4天的竞赛活动中,刘振湘副院长亲临各赛场指导。
 此次技能大赛开阔了指导教师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形成促学习,比技能、促成长的良好学风,为今后我院参加技能大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我院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刘振湘曾蕾当选为全国生物技术类专业专指委委员
年初,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完成了 5 个生物专指委的组建工作,最近公布了5个生物专指委(2016-2019 年)组成人员名单。我院副院长刘振湘教授当选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公共基础课部主任曾蕾副教授当选为化工生物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