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参考研究

系统把握教学能力大赛与日常教学关系

发布日期:2022-04-12 浏览次数:2234 来源:本站

自2019年开始,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并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序列,改称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受到各地、各职业院校、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

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的原因,既有个人成长的需要,也与大多数学校为了争取荣誉出台了相应激励措施有关。从教师角度来看,在教师参与教学能力大赛的实践中,参赛教师普遍受益、专业成长加快,并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竞赛方式,特别是教师自己参加竞赛,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举措。在参加了教学能力大赛之后,大多数参赛教师感到收获很大,甚至是提升相当大。有教师说,准备大赛半年时间里自己的专业素养成长超过了过去许多年。教师们普遍认为,谁参赛、谁受益、谁进步。从学校角度来看,由于2019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申报中,把包括教学能力大赛在内的国家级各项大赛获奖作为一项硬核条件,列入9项标志性成果之中,使得教学能力大赛格外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初步统计,2019年河南省高职教学能力大赛全省分配参赛名额447个,报名参赛246组选手;2020年全省分配参赛名额464个,报名参赛275组选手,较上年增加11.79%;2021年全省分配参赛名额491个,报名参赛大幅上升到393组选手,较上年上升了42.91%,可谓空前火爆。

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政策引导下,各学校、广大教师希望通过参加大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同时,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保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优势或下一步能够进入“双高计划”学校取得先发优势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其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专任教师,尤其是骨干优秀教师全力参与竞赛准备,开始影响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向,不得不引起各省级教育部门、各学校的关注,也到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遏制住这种状况继续蔓延下去的时候,绝对不能为了参加大赛而影响教学质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省级教育部门应主动作为。

首先,要对各职业院校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提出要求,把握好教学能力大赛与日常教学的关系。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教育属性,把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各职业院校应当树立“教学中心”理念,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自于全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诚然,参与教学能力大赛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强有力举措。但是,教学领域、课堂上、实习实训场所才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当一所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去准备参加大赛,而忽视了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组织,乃至在教学活动中敷衍了事时,就必须引起各学校的关注和重视,必须采取相应举措,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能力大赛与日常教学的关系。

其次,作为主办单位,省级大赛应当合理设计大赛各个环节,包括合理安排举办省级大赛的时间等环节。省级大赛文件的发文时间过早,则学校过早地投入准备,影响日常教学的时间就长;发文时间晚了,学校和教师的准备时间不足,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还应当调节好省赛举办时间与暑假放假以及举办国赛的时间间隔,可以通过适当增减各学校参加省级大赛的名额的办法,鼓励先进、激励落后。

第二,高职学校是教师参与教学能力大赛的主导。

学校是广大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场所,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坚持系统观念,以系统方法全局性谋划学校教学竞赛活动,降低教学能力大赛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影响。

首先,要制定学校教学能力大赛的中长期规划。学校要长期、全面规划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合理安排、积极动员全体教师参加校级竞赛。通过科学设计,制定适应本校实际情况的校级教学竞赛规划和实施方案,分年度实现全员参与,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别应注意降低教学竞赛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影响,形成富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局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其次,要提升参赛质量。举办教学能力大赛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应组织参赛教师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要求进行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通过赛前培训,明确竞赛规范要求,按照竞赛方案要求参加竞赛,比如不得泄露学校、教师信息等,避免在花了半年时间备赛后,刚一参加省赛就因泄露信息而“一票否决”。学校在安排学校竞赛,特别是推荐教师参加省级竞赛的时候,要合理安排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采取梯队、分层等方式参加省级竞赛,能够在更大范围、在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锻炼教师,全面促进教师成长,也能够有效降低参加省赛对日常教学的影响。参加学校竞赛和省赛后,学校应组织总结、研讨,分享参赛成果,努力实现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的目标。这才是举办和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的“初心”。

第三,广大教师是参与教学能力大赛的主体。

举办教学能力大赛的目的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参赛的目标也应当是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首先,参赛教师要在思想上明确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的目的和意义,参赛重在提升,是为了给做好教学本职工作增值赋能,而不应过分强调锦标主义,获奖只是参加大赛的副产品。

其次,参赛教师要注重平时积累。不断持续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把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最新的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国家和教育部出台的职业教育有关文件等作为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这些看似离自己比较远、容易忽视的学习内容,是教学能力大赛主办者首先要落实在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再其次,要在教学上深入探寻教学规律,持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落实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应探索“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教师教学模式,教师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促进校企“双元”育人。

第四,教学能力大赛是一项系统工程。

首先,省级教育部门应站在职业教育工作全局,不仅仅就大赛论大赛,应系统性安排省级教学能力大赛相关各项活动,全面提升赛事质量。可以适当调整省赛的比赛内容和竞赛方式等,如果能将专业一组、二组的竞赛分组,改为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的专业类来进行竞赛分组,将更有利于促进相同专业之间的比较交流、相互借鉴,更有利于评判环节的公平。

其次,要强化赛前培训,实践表明,教师培训绩效较高的是与专业教学活动相匹配的定向培训活动。在教学能力大赛之前进行教师赛前培训,是提升教师素养的高绩效培训。

再其次,要加强赛中各项事务的服务与管理,促进交流提高。要对竞赛事务进行督导,提高竞赛仲裁、监督水平,促进竞赛更加公平。

最后,在赛后进行大赛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实现大赛成果资源共享。加强教学竞赛理论与实践研究,举办竞赛研讨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改进赛事,提升质量。

(作者:史文生,单位系河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2年4月12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