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 发布日期:2023-01-29 浏览次数:2829 来源:本站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对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做了具体规划和布局,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地位”等,为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提振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势气。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在社会层面“认可度”不高
调查显示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末路选择”,只有考入本科无望的学生才会选择报读职业院校,从家长到考生一致对职业教育产生抵触心理,抗拒当技术工人难有出头之日,导致职业教育认可度下降,报考职业院校成了考生“无奈之举”“末路选择”的窘迫。
(二)职业教育同产业发展“契合度”较低
职业教育是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为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提升蓄力添势。当年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社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需求侧多元化日新月异、技术攻坚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技能考核、创新能力等与产业发展需求还未能实现有效衔接达成同频共振的效果,还无法从区域产业定位、产业结构、产业特色等角度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技能培育、实习实训、专业技能提升等。
(三)职业教育与人才需求“匹配度”较低
职业教育培育的人才模型及成效与当代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职业教育的学生校内以理论学习为主,车间实习实训为辅,校内期间无法充分得到技能进步、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对专业素养、行业需求缺乏认知和定位,导致职业教育人才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低下;部分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也只是纸上谈兵,未能有效实质性落实。
(四)职业教育所育之才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高
职业教育所育之才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普遍偏低,与本科生相比更是自惭形秽,一定程度上从骨子里认为不如白领,在车间工作只是工人角色,难以寻求职业光明和走出精彩,职业教育人才无形之中内心背负着一种难以释怀的精神压力和职业束缚,自身专业、技能、创新优势无法发挥和展现。
二、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建议
(一)多维度宣传立法,提升认可程度
一是加大职业教育法律地位,通过《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体系,进一步巩固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与普通本科教育形成各有千秋的对比和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强化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从高三年级各校加大宣传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重要地位,让职业教育的优势与普通本科优势相得益彰。无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之别,报考志愿材料、宣传册强化职业教育地位、作用及意义。三是展现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对职业教育人才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推优树典,通过媒体报道、企业宣传等形式提升职业教育对国家战略、经济建设、产业变革的重大意义。
(二)优立体规划布局,推进产教融合
区域产业与职业人才协同发展,将是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具有深远意义。我国已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时期,区域产业体系完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技术创新等,对推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义重大。
一是建强校企政沟通机制。二是优化专业建设,区域职业教育院校要充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推新出陈响应区域发展需求,优化产业布局。三是强化校企合作。职业院校积极与企业做好专业对接,岗位对接,开展“订单班、冠名班、定向班”等合作,真正实现入校是学生,入企是职工的良好局面,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出校理论知识扎实,入企则人岗匹配。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专业优化,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格局。
(三)精准订单培养,实现人岗合一
将职业教育所育职才的理论知识优势与企业岗位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是实现人岗高度匹配,从业者价值体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前提。
一是完善校企合作规划。职业院校与企业强化战略合作规划,含企业岗位设置,战略规划,人才需求、重点产业、专业设计、课程安排、人才培养模式、规划职业教育所育人才在校专业能力培育,在岗操作能力强化,在校在企业学习提升布局等。二是加快人才角色转变。结合校企合作,打造顶岗培育,订单培育班,协同职业院校将培育模式优化,形成入学即有工作,入企即有岗位的模式,边强化理论知识边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实现毕业能上岗,上岗能胜任的局面,强化双方师资互任互聘制度,互相委派学习指导,提升职业院校师资提升实习实训能力和水平,提高企业师傅理论知识指导能力,实现校企共赢。三是加强科技成果产出。依托职业院校理论知识、企业实训实习设备优势,鼓励人才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挖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让职业教育人才职业、社会价值凸显。
(四)多元评价体系,提升职业“三感”
激发职业人才潜力,夯实职业人才综合能力,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一是建立荣誉至上体系。对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素质技能突出,发挥“传帮带”作用的技术人员礼物荣誉奖励,授予单位“大能手”称号并纳入学习标兵系列,全公司通报表扬。二是建立创新至上体系。对专业技术能力强,潜心钻研科技创新、工艺改善、技术创新、挖掘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有实质成效的给予资金奖励及表扬,优先推荐省市劳动模范,掀起大胆创新,加速转化的热潮。三是建立同待遇体系。对专业技术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且有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在职称评定方面可破格提升,待遇档次、年终奖励等方面可与部门主管、高管、经理享受同等待遇。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坚信职业教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一定会大有可为,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王鹏,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
(信息来源: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