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参考研究

发挥学分银行优势,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发布日期:2023-12-01 浏览次数:3572 来源:本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会上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发挥教育数字化倍增器作用,以学习型城市建设及相关项目为总抓手,点线面结合、近中远统筹,推动各种教育类型、资源、要素多元结合,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牵头、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

  学分银行是实现各类非学历学习成果和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公平和等价兑换的制度基础,其核心理念贯穿了学习型社会图景的整体设计。同时,学分银行在模式构建、运行机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建立了遍布城乡的服务体系,开设了全民终身学习档案,推行了学习成果认证、存储、积累和转换等一系列举措,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较好的建设基础。由此,学分银行作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有力抓手,能够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实现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本文拟阐述如何发挥学分银行优势,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是推动实现共同的顶层目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全民终身学习文化氛围。学分银行建设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保障学习者的学习权,保障学习者能够无所不在的学习;第二,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第三,激励终身学习,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第四,提升社会各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两者核心目标一致,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畅通人才成长渠道,推进教育公平,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支持搭建学习型社会的整体框架。基于资历框架的学分银行建设模式,通过建立能够准确衡量人才成长发展程度和水平、具有高度权威和广泛公信力的标准体系(资历框架),使之成为各领域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的基准参照。有助于推动各种教育类型、资源、要素多元结合,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也有助于沟通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激励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三是助力夯实学习型社会的制度基础。学分银行作为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的主要载体,是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是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的基本制度和保障。同时,发挥学分银行优势,能够激励社会多元机构广泛参与,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格局。

  四是推动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和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依托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通过全体系规范运转,以地级市为重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逐步扩大覆盖面,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管理服务,持续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县域职业院校学生、行业企业在职员工、老年群体等提供成果存储和积累,提供相应的学习成果互认服务;同时,鼓励县级地方政府发挥统筹作用,会同行业系统、企业、职业院校等建立完善对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认可、激励机制,探索学习成果互认。

  五是服务国家老年大学建设和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借鉴学分银行标准体系,研制老年教育成果认定与累积、学习奖励等标准;对接国家老年大学学习平台,为老年教育学员开设终身学习账户,完善线上线下支持服务。基于国家资历框架,由学分银行组织,发挥行业企业优势,分批分步开发和制定行业能力标准,健全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的育人机制,推动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非学历教育的精准规范管理和改革创新发展。

  六是支持三教统筹协同创新发展。深化学分银行运用,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以学分转换为桥梁,将不同类型教育聚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学分互认转移,构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通衔接模式,建立健全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学历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优势互补,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七是助力继续教育领域数字化大学建设。通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的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为开放教育、高校继续教育、自学考试等学生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实现“一人一生一账号”,将个人学历教育、职业资格与培训证书与非正式学习活动等各类学习成果,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存入账户,构建全过程学习经历记录体系,形成个人终身学习与成长轨迹。同步推进微证书、数字化学习成果认证等新服务,以个性化、智能化的学分银行服务助力数字化大学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常务副主任 王然)


扫描分享

信息来源:教育部官网

(一审:王慧颖 二审:刘作云 三审:雷群泌)